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鐘建林)4月22日下午,湖南大湘律師事務所聯合長沙市法官文學藝術聯合會舉辦長沙法律人“以書會友”讀書沙龍活動。60余名公安干警、法官、律師、調解員、法學生等圍桌暢談,通過分享《洞見》《非暴力溝通》《圓圈正義》等讀書體會,探討法律職業的人文內核,為長沙法治文化、書香文化建設注入新活力。
活動開場,大湘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主任杜亞萍以“讀經典、讀跨界、讀同行”為題致辭開啟讀書會討論。長沙法官文聯主席胡軍軍發言強調“觸類旁通對法律人的重要性”。現場藝術家向舉辦單位贈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五更雞》《大道至簡》等讀書主題書畫作品。
“司法應該是良性的、有溫度的。”在此次沙龍的思想碰撞中,“2022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長沙市律師協會副會長萬薇以《女性的反響》為引,以案件、自身經歷舉例,剖析法律職業中的性別議題。湖南大湘律師事務所律師彭玉華剖析《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援引書中警示,引發大家對法律的思考。余沛穎律師以《圓圈正義》引發的討論更具哲學思考,結合案例探討法律實踐及法律人的謙卑。金月律師通過《洞見》的跨學科視角,則給大家帶來了意外啟發。分享律師展示著密密麻麻的筆記批注、心得體會,由此引發關于“認知”的探討,為法律從業者的價值主張、辦事策略等維度帶來啟示。
“公理之下,正義不朽。”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法學院大一學生吳思怡在分享《瓦爾登湖》時說道。她延伸道“人的靈魂所需要的東西是法律信仰”。其同學梁子慧分享《法學野渡》坦言,這是一本法學專業入門必讀的書目,書目以平實的筆觸,將“再回首,為何叩開法學院的大門”的問題拋出,引發了現場法律從業者對從業初心的叩問。“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所不在枷鎖之中。”來自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的李雅婷說道。她分享了《社會契約論》一書,從其學習、實習經歷中親眼看到了權力與權利的重量。
當分享接近尾聲,湖南大湘律師事務所“為我讀書 增援未來”第五屆讀書節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場從3月22日延續到4月24日的讀書節活動,集結了來自長沙市法官文學藝術聯合會、中國硬筆書法協會、芙蓉區公安分局、芙蓉區法院、雨花區法院、長沙市湘江公證處、湖南師范大學、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代表,關于法律職業、法律信仰、法治思維的觀點在對話間迅速傳遞。當法槌與書頁共振,公平正義便有了扎根現實的精神沃土。
責編:張立娟
一審:張立娟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